天目湖边的“守护人”——刘莎
2018-01-23 11:21:00  来源:常州晚报检察在线

 

 

 

 

 

 

 

 

    溧阳检察院“诉前生态恢复机制”最早提出者,是该院天目湖检察室主任。而这项机制除了增殖放流之外还包含了对于污染土地、非法伐木的修复。与此同时,刘莎为了保护天目湖这颗溧阳明珠,还搞起了生态环境警示教育基地、水资源保护展厅,组建了常州市环境资源保护公益协会,发起了溧阳市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等等,被称为天目湖边的“守护人”。

  回访生态恢复情况,追回修复费用2500余万元

  2013年之前,刘莎一直在刑检部门工作。同事们曾帮刘莎统计过,这些年来,刘莎战斗在办案第一线,办理了数千件案件,每年所办案数向来居全科第一,无一超时案、无一错案。

  而刘莎对办案也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她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案件质量永远是办案工作的生命线,放纵一名犯罪嫌疑人或是错捕一名无辜者,都是对法律的亵渎,都是工作的失职。”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15年3月,李莎在跟踪回访一起案件关联的生态恢复时,发现此前被非法开采的18米深坑非但没有恢复,还被几千吨不明来源、充满异味的垃圾非法填埋。

  发现情况后,刘莎当即走访了当地村委,并督促公安机关及时调查核实,连夜就该情况撰写了情况报告。溧阳市检察院也第一时间邀请环保专家参与对垃圾废物的采样检测。经检测,这些生活垃圾含无机氟化物,属危险废物。在该院的介入下,公安机关对这起非法倾倒垃圾案立案侦查,最终,查明涉案人员23人,非法填埋垃圾总量达5000余吨,追回的生态修复费用高达2500余万元。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此案引发了刘莎的思考:对于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法院最后的判决大都是判刑和罚金,但被告人在判决下达之后大都难以兑现对环境的修复。为解决这一问题, “诉前生态恢复机制”应运而生。刘莎介绍,目前,该机制主要适用于三种罪名,即非法捕捞水产品罪,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盗伐、滥伐林木罪。“机制实施后,这三种罪名均有涉及,目前已办理了此类案件百余件200余人,追回修复费用两千多万。”

  除了建章立制,她还探索了不少环境保护新方法

  由于此前办理的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查处后环境非但没得到恢复还遭垃圾填埋的情况让刘莎感触颇深,为做到防患于未然,刘莎在领导的支持下搞起了生态警示教育基地。

  2016年8月,天目湖检察室内,这个占地100多平方米,由检察机关牵头打造的生态环境警示教育基地正式建成。“生态保护刻不容缓”“涉案领域惩防重点”“以案释法警示启迪”“多措并举构筑防线”“生态护航我们在行动”五大区域,生动展示了近年来溧阳市委市政府和检察机关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果,为参观者提供了难忘的生态环境警示教育之旅。

  此外,刘莎还带头打造了水资源保护展厅,组建了常州市环境资源保护公益协会,发起了溧阳市环境保护执法联动机制,甚至组织拍摄了环境资源案件巡回庭审、生态环境检察保护工作专题片、微电影,制作了环保宣传册、连环画等等。

  不办案的时候,她最大的爱好是去湖边走走

  刘莎说,平时不用办案、不用出庭的时候,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去湖边转转。“看着开阔的湖面,走在湖畔青翠的草地边,空中不时飞过几只鸟儿,如此美好的画面怎么舍得让它被破坏?”

  为了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刘莎没事就会去当地的村委、田间地头和村领导以及村民聊聊天,普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顺便实地了解一下情况。刘莎说,前两年,手头案件不多时,一周会和同事下去四五次,和大家说说水源、树木、土地的重要性。“天目湖是当地村民的用水源,一旦水源污染,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而当地的许多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并不知道水土流失、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这两年,手头的案件数虽有增加,但刘莎和同事还是保持了每周进村两次的频率。刘莎说,从源头抓起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让大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真正防止环境被破坏。“我们今年还打算利用一些盗伐林木案件的赔偿金在植树节的时候进行种树还林活动,到时候也可能邀请当地村民参加,让大家共同参与进来。”

  编辑:王静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