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包夫人
2020-04-20 10:29:00  来源:常州市检察院  作者:纪萍

  大宋王朝的第40个年头,庐州(今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呱呱坠地了一个黑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就是青史流芳的包青天包拯。

  包拯先后出任江宁、庐州及京城开封府府尹,枢密副使、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大学士等职,故又称包待制、包龙图。《宋史 包拯传》记载: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

  忠恕

  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他

  清正廉洁

  ,不畏权贵,秉公执法,不枉不纵的故事被后人改编为戏剧、小说、影视剧等,一代清官形象及包青天的

  家喻户晓

  ,历久不衰。

  清心为治本 直道是身谋

  包拯不论在那儿做官、做什么官,都廉明公正,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为民除害,伸张正义。

  史籍记载,他在故乡庐州任知州时,铁面无私,破除盘根错节的人情关系网,秉公执法,他的舅父仗势欺人,触犯法律他毫不留情地依法处置,此事一时间轰动朝野。

  包拯官至二品,起码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公务员,且毕生清廉如布衣,十分注意砥砺名节。据宋史记载:端州出产用端溪石精研而成的“端砚”,早有“端州石砚人间重”的诗句流传于世。

  文房四宝

  ,砚为其一。端砚居

  中国四大名砚

  之首,不仅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且因石质优良,雕刻精美,而成为文人骚客把玩收藏之物,因此是不少人心头之结。宋朝著名诗人

  张九成

  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如今端砚已列为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项目。

  端砚从唐代始负盛名,至宋代,端砚因闻名天下而更加名贵,成为朝廷贡品。历任端州官吏利用每年朝贡之机,令砚工制作超出贡品定额数十倍的端砚,或侵占贪污,中饱私囊;或赠送朝中权贵,以求仕途发达。这就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以致怨声载道。

  1040年,包拯上任端州知府,一扫数任之贪欲陋习,强令按进贡实数征收端砚,减轻砚工负担,深受百姓拥戴。三年后包拯离任,调至中央机关任职,当地一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心选料雕刻一方上好的端砚,代表当地百姓赠送给包拯留作纪念,被他婉言谢绝,每日里研磨挥毫、酷爱书法的包拯依依不舍离开端州却“不持一砚归”,两袖清风而去,《包公掷砚》的故事出于此,此高风亮节之美谈在《五朝名臣言行录》中亦有记载。

  包拯不仅一生以身作则为人表率,而且留下许多拒腐倡廉的名言名篇,其中有一些被人们刻石勒碑广为流传于世,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刚任端州知府(今广东肇庆)时题写的自勉诗《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榦终成楝,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往哲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诗中“榦”系“幹”的异体字,“秀榦”即秀拔挺直的大树;“往哲”即历代圣哲;“贻”为遗留、留下。

  诗的大意是:清净无欲为修身治国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处世做人的准则。挺拔的树干(喻优秀的人才)终能成栋梁之材,精炼的钢材(喻刚直之士)自不会像扭曲作钩子那样屈节谄媚。仓廪丰实那些鼠雀兔狐之辈可高兴了,如果没什么好处那些贪官污吏就发愁啦。先贤圣哲给我们留下历史训诫,自应恪守不渝,不要做出使后人蒙羞的事情吧!

  这首明志诗,是包拯一生为官的座右铭,每到一任,他都将这首诗贴在或刻在府第壁上,时时警策告诫自己。如今,在广东肇庆市的包拯祠里还留存一块由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书写的《书端州郡斋壁》诗碑。图

  包拯素来对排场做官从不讲究排场。庆历七年 (1047 午 ) ,他被朝廷任命为陕西路转运使。当时他是以工部员外郎的身份出任转运使,照理说应该更换绣有区别等级标志的“章服”,以示尊荣。可俭朴实在的包拯并不在乎这个,就穿着平日穿的衣服上任去了。几天后,另——个升任转运使的人,主动向仁宗提出更换章服。世上事只怕“货比货”,两人一比较,任宗对包拯的举动更为赞赏,于是特地派人骑快马星夜去追包拯,把三品图纹的章服授给他。

  质朴无华

  之

  董氏

  有道是: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位伟大的女性。

  包拯为官20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与他背后站立着一位质朴贤淑、深明大义的女子分不开,她就是包夫人董氏。可以说,包拯宦海一生离不开贤内助的默默支待,包青天的军功章上有着董氏一半的功劳。

  包夫人董氏(公元1001~1068年)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她的曾祖父董希颜在洛阳投奔赵匡胤,跟随宋朝开国皇帝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立了汗马功劳,得以提拔重用,累升至宁州刺史(是身份较高的武臣,并非实职),由普通平民成为一个世家望族。董氏父亲董浩,曾任鄂州武昌(今湖北省武昌市)令。

  董氏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知书达理,娴熟善良。大家闺秀,纤纤玉指,但毫无骄娇二气,自打与包拯结为秦晋之好,便承担起抚养子女,服侍公婆等全部家务,让包拯专心研究学问。她对包拯说:“大丈夫当为君上效力,家中自有我来照料双亲。我会像对自己亲生父母一样侍奉他们,你放心去应试科举吧。”于是包拯留下贤慧的夫人照料父母子女,赶赴京城参加考试。

  包拯于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授大理评事,实职为江西建昌县(今江西南城县)知县,相当于县委一把手,时年29岁,一代青年才俊,前途无量。包拯且为出了名的孝子,见父母两鬓染霜,不忍远行,为尽孝心毅然放弃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升官机遇,回故里侍奉双亲。董氏充分理解丈夫“先尽孝后尽忠”的决定,对丈夫丢官卸甲、弃荣华富贵之举不仅没有恼怒埋怨,反而更生敬意更添温柔,心甘情愿陪伴包拯在家尽心奉养双亲,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达胸襟。

  宅男包拯弃官陪伴父母11年后双亲相继过世,时年其已是不惑之年,这才毫无牵挂踏上仕途,出任安徽天长县知县。3年后因政绩突出,升任端州知州。其时所作《书端州郡斋壁》,由董氏亲笔挥毫,用小楷工工整整地抄录装帧,挂在包拯的书斋墙壁上,作为夫妻二人共同的座右铭。

  董氏自幼出入书房,舞文弄墨,早就心仪一方端砚。但是她知道,作为地方一把手的妻子,必须以身作则,为丈夫撑腰,才能抵制假借进贡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的歪风邪气。直到丈夫离任端州时,董氏始终没向包拯及其下属开口索取一方端砚。其实,以地方第一夫人的身份,此乃小事一桩,可董氏懂得官太太的德行形象关乎丈夫事业的荣辱兴衰,千里之堤毁于蝼蚁,防患于未然易,防患于已然难。

  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以包拯当时官职,每月俸银有三百贯,当时平民一家三口全年的收人不过三十贯左右。逢年过节,皇帝还常有恩养银、养廉银及各类赏赐,官员的夫人也有衣着方面的优待。身处如此优越的环境,董氏却从不追求华服美食,她粗衣粝食,冰魂素魄,愿以平民方式深居简出。

  包拯被提拔为枢密副使(枢密院是管理国家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参与执掌国政,董氏也由仁寿郡君加封为永康郡夫人。按当时朝廷礼仪,董氏得去向皇后谢恩。

  董氏知道,丈夫以其台阁生风、刚正磊落得以晋升,并非卖官鬻爵之果。所以,她进宫前并未备置市面上流行的奢侈品以献礼,囊空如洗布衣素裹,仪态自若地踏进皇宫。

  雍容华贵的皇后在大殿迎候,但见朴素无华的董氏缓步走入殿内……金碧辉煌的大殿之间,顿觉一缕清风扑面而来,只见董氏一身淡蓝色的纱衣,藏蓝丝带腰上系个

  蝴蝶结

  ,青丝挽了个简单的

  流云

  髻,没插

  发簪

  ,一切往低调里走,朴素而不失优雅……皇后再低头看自己一身珠光宝气,反倒自惭形秽起来。董氏向皇后俯身施礼,皇后没有怪罪董氏素衣拜见的失礼,却打心眼里欣赏董氏的质朴清雅,当场即对身边女官们赞道:“包夫人这般衣着,清新脱俗,足见包拯是一个不谋私利、清心寡欲之人呐!”

  包拯素来不屑排场之类虚荣之礼。庆历七年,他被朝廷任命为陕西路转运使,此乃晋升提拔,按当时官场礼节应该更换绣有等级标志的“章服”,以示尊荣。实在人包拯不讲究这个,穿着日常旧服走马上任去了。而与包拯同时升迁的另—官吏,却迫不及待向仁宗提出更换章服。世上事只怕“货比货”,这么一比较,任宗对包拯更为赞赏,特地派人骑马星夜去追赶赴任的包拯,把三品图纹的章服授于他。

  包拯在世官至二品,即部长级公务员,《宋史 包拯传》对他的日常生活这样评价: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这与身边简朴的董氏不无关系,好妻子是丈夫的一壶清茶,一面明镜,夫妻二人躬行节俭,清心寡欲,不求珍奇宝物,不慕富贵荣华,始终保持着普通百姓的质朴之心。

  肝胆相照助夫君

  端州任满后,包拯被调到京中,历任殿中丞、监察御使、户部判官,东京、河北、陕西三路转运使,天章阁待制等职,前后三次出任地方高级官员,三次进入朝廷,董氏都不辞风霜劳苦,无怨无悔地伴随其左右。

  董氏不但从生活上悉心照料包拯,政治上也常常辅佐、支持包拯。现存有包拯奏议十五卷,他常常向宋仁宗直面进谏。一次早朝上,包拯为弹劾皇亲张尧佐一事说得过于激动,唾沫星子溅到了仁宗脸上……

  黄昏掌灯时分,包拯回到家,董氏见丈夫一脸愁云及询问缘由,包拯如此这般道来,他说虽然皇上没有当朝责怪与我,但想起朝堂之上的失礼之举,感觉有失礼数,不免闷闷不乐。善解人意的董氏听罢不做声,回后堂穿上浩命夫人的服饰,庄重地对包拯施以大礼:“夫君乃为社稷之谏言,为黎民之除害,即便皇上怪罪下来,撤职罢官,为妻甘愿一起受罚,相伴不离。只愿夫君身居庙堂之上,一如既往,谋正直之道,祛贪官污吏,为百姓仗义执言,才无贻来者羞。董氏深明大义的一席话,顿时打消了包拯的顾虑,他急忙躬身搀扶起夫人,感慨道:知吾者,吾妻也!哈,哈,哈!有了贤内助这杯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不在话下啦。

  包拯曾给仁宗上过一道《乞不用赃吏》的奏疏,疏中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为官数十载,“举劾不避乎权势,犯颜不畏乎逆鳞”,毫无畏惧地与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吏对峙,先后对中央级官员宰相宋庠、国丈张尧佐、封疆大吏王逵等64名贪官进行弹劾。

  进士出身的王逵,为官贪虐,民愤颇大,但善于结交朝中权贵,屡贬屡任甚至不断擢升。包拯先后七次上书弹劾王逵,最后硬是让宋仁宗罢免了这个“累任皆惨虐不法”的贪官污吏,其时,当地民众“千人共设大会,以感圣恩与人去害”。

  包拯所处的北宋正是处于历史上并不亚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仁宗盛治”,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宋论》中是这样描述的:“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如此盛治景象与包拯的仗义执言,弹劾贪官污吏不无关系。

  嘉佑元年(1056年),包拯任开封知府。开封是北宋的首都,皇亲国戚、宦官权臣成堆,底层平民有苦难言。宋代规定: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意思是递状子的老百姓不能直接进入衙门前庭,若要到衙门告状,告状人先得托人写状子,交给“牌司”,再由“牌司”交给知府。于是,一些讼师恶棍趁机敲诈勒索告状的百姓,而司法掮客“牌司”又成了告状伸冤的一道关口,常常也以敛财要挟,致使民情不能上达,民冤不得伸诉。

  董氏得知后为丈夫分忧解难,出谋划策,最终“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即告状者可以直接进入衙门前庭,并规定老百姓伸冤告状可至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上公堂陈述冤情,当面辩明是非曲直。因此民间就有了“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说,意思是打官司不用请客送礼,不用走后门(即打关节),自有像阎罗王一样执法严峻的包老爷给你做主。自此,“阎罗包老”遂成为包拯的绰号。

  嘉佑7年(公元1062年)5月13日,包拯正在枢密院处理军政要事,突然一阵晕眩,昏倒在案前,被抬回家中,一病不起,10日后积劳成疾的一代清官因公殉职,享年64岁。临终前,包拯紧握爱妻的手,依依不舍……

  强忍悲痛的董氏亲自前往包拯生前同僚及密友、枢密副使吴奎府邸,恳请其执笔为亡夫撰写墓志铭。吴奎送走董氏,独自回忆起好友一生耿介,至清至廉,不觉几度落泪,又几度心潮澎湃,遂挥毫疾书,其文气势不凡,有霹雳惊人之感:宋有劲正之臣曰包拯,竭力于亲,尽瘁于君。峻节高志,凌乎青云。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自始及终,言行必一 ┅ ┅

  包拯生前立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亡殁

  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掷地有声,大意是说: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滥贪财物之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

  子孙后代

  。包拯在家训最后写道:仰珙刊石,竖于

  堂屋

  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包拯之子包珙,意思是包珙要(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碑上,把石碑竖立在

  堂屋

  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

  包拯死后三年,即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包拯的得意门生张田任庐州知州,董氏把她珍藏整理的包拯生前所写的171篇奏议底稿全部交给张田,由张田分成三十个门类编纂成10卷《孝肃包拯奏议集》(包拯逝世后,谥号“孝肃”),包拯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精神得以流传后世。

  1973年,在合肥城东南15公里处一座名为“包孝肃公墓”的古墓,发掘出了包拯和董氏的合葬墓,这才向世人揭示了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位曾与包拯朝夕相处、比肩并起的贤内助的存在。包氏家族墓志铭上记载董氏的文字曰:“夫人佐公,承颜主馈,内恪尽妇道,外不失族人欢心者,盖十三年……孝肃渐贵,夫人与公终日相对,素风泊然。”妻贤夫祸少,包拯清廉一生、誉满朝野的背后,有着董氏不可磨灭的璀璨光辉!

  编辑: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