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闲”,我随手翻阅手边的《风流一代》,那是刊登在2016年9月上期的一篇人物稿,写得是当下炙手可热的青春剧《欢乐颂》编剧袁子弹的成长故事。我很少看电视剧,但是《欢乐颂》是一集不落看完的,没有快进也没有跳集,跟它的好口碑无关,当年《甄嬛传》也一度热播,但我也只快进到了大结局。《欢乐颂》吸引我的是剧情,是剧中人物性格塑造、语言的贴切自然。在看的时候,我就好奇编剧是怎么构思并写成这个剧本的呢?没有想到,是这么年轻的一位80后女编剧。
成功者谈到要“闪闪发光做自己”,但看客只艳羡成功者“闪闪发光做自己”的闪耀和潇洒,却无法想象“闪光”背后的黑暗和艰难,他们比常人付出了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努力和耕耘,靠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只有打拼才能改变命运的”信念和坚持才有的结果。
袁子弹没有成功之前的经历是无数“食脑者”的真实写照:外表光鲜,辛苦程度绝不亚于体力劳动者,即使与《雍正王朝》制片人签订正式编剧合同后,依然担心编剧工作不稳定养不活自己,而不敢贸然辞职。于是一边写戏,一边工作。她经常白天上班晚上加班,从晚上11点写到凌晨3点,甚至上厕所都会累倒在里面睡着。如若不是她亲口讲述,常人何以想象得到?
这样的“食脑者”不在少数,拿网络作家举例,这悄然而生的新兴行业因为入门门槛极低,人人只需注册一个账号便可在网上撰文、发表,每天日以继夜地更新万字,月收入仅2、3千元,少数挣到4、5千元,如果点击率不过万,很有可能被新生力量淘汰。除了生存压力外,他们普遍有颈椎、腰椎、视力等方面健康问题,网络作家唐家三少以5000万版税进入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但是长期伏案码字致使他的脖颈根本无法转动!
央视“名嘴”白岩松说:写作根本挣不到钱,稿酬、版税、抄袭等诸多问题制约着优秀作家的创作,很多有才华的作家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莫言曾坦言,2007年,他不得不选择离开工作十年的地方报社,因为以他当时的收入在北京还买不起一套住房。彼时,他在海内外已小有名气,很多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畅销国外。我不禁高呼:文字工作者的日子太清贫了!不仅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还得不到尊重,一些作者抄袭他人作品搏出位后,竟然成了人生大赢家,对被侵权者无须道歉和赔偿也能获得热捧。
每个人都渴望“闪闪发光做自己”,然而“闪光”之后,也非高枕无忧、呼风唤雨。我一直记得同为编剧的六六说过的一段话:以前我在金字塔的塔基,我想买的东西买不到,想买的房子买不到,这是普通的苦,但我现在到了塔尖,把它翻过来,所有的重量也到了塔尖,世间最大的苦来自自我认知的提高,你的认知愈高,困惑也愈大。你是否有勇气去承受“闪光”背后的努力和付出,以及“闪光”后的痛苦和困惑?如果准备好了,那么OK,从这一秒起就开始努力吧!
不过,我们没有天分、没有家室、没有美貌,也没有资源,除了努力,没有什么可想的。有谁知道结果呢?他们讲述的都是他们的经历,我们的故事还是自己去证明这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