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从生活的巨变看祖国的辉煌
2019-08-13 15:05:00  来源:常州市检察院  作者:李应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市院机关党委组织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活动,我想通过我作为一个平凡人、一种平凡生活的巨变为视角,来展现祖国的变化。

  一、食

  我出生在武进农村,当时是70年代初,作为苏南“鱼米之乡”,每户人家都会有几亩地,基本吃饱是没问题的,当然这种“饱”是以米饭为主。在记忆中,荤菜是过年、过节才会有的,平时最常见的主菜就是青菜,而且每次吃饭长辈都会要求节约,幼年时青菜汤拌饭会一样吃的很香。偶尔趁长辈不注意,偷吃一口菜,或者偷尝一口烧菜的红糖,那自然是非常开心的。水果都是罐装的,富有些的人家会在进屋显眼处摆上几罐,引的我羡慕得倒吸口水。

  幼儿园,我随父母到城里生活,和农村相比食物丰富了不少。菜场里最有“权威”的便是卖肉的师傅,开个后门,便能请师傅偷偷留下些肉,看着排着长长队伍手举肉票的人群空手怏怏而去,这可能也是最初版的“以权谋私”吧。

  幼年时的回忆,永远和“吃”相联系,牙膏皮换糖、乐口福、紫云英蜂蜜、大白兔……那时的回忆总是那么甜甜的。

  二、住

  农村的老房子,从南到北是长条型的。我出生后,中间的房屋倒塌了,只剩下最前和最后间。最前间有灶头,被分配为“餐厅”。最后一间有门相隔,前住人,后住猪。猪圈没灯又不透光,我好像从来没看清它究竟长啥样,直到有一天忽然没了,变成了全村人的菜。

  后来进了城,父亲恢复高考后去南京读大学,我和母亲住在由工厂车间改成的宿舍区。18平米的小房子三张床,其中一张床是我和母亲,加上母亲的两个女同事。过了若干年,厂里分配房子,这个18平米就属于我们一家三口的了。我记得煤球炉放在过道,屋内用帘子隔开,外面摆放餐桌等家具,里间是两张床。那时候大院内一层楼共用洗手池,上百号人共用一个公共厕所,每天早上倒痰盂,如今是很难想象的。不过物质的清苦很快被快乐的生活所覆盖,大院的好处就是同龄玩伴多,打弹珠、拍纸片、摸龙虾,幸福是满满的。

  三、行

  当时的农村,村里不直通公路,到常州市区必须从村上步行穿过河流,才能走到6路车的车站。一般家中生活用品的采购是去湖塘镇,幼年时非常快乐的事情,就是坐在我父亲推着的平板车上,听着父亲讲故事,经过9座桥,就可以来到熙熙攘攘的湖塘镇。这样一来一往,基本一天时间也就过去了。

  记得有一年,对于整个村是件大事,那就是要通公路了,那条路就是如今的“常武北路”,记得有一天,我和我爷爷站在田野里,爷爷指着远方对我说,咱们村要通路了,我们就可以上城啦。公路通后,村里的生活慢慢发生了改变,比如我爷爷会每个月去城里澡堂洗澡,然后带回一个肉包,而那天下午,我会兴奋的站在村口期待着他归来的身影。

  外面的世界,对我是那么陌生而又充满神奇和渴望,而我当时最远只能去湖塘镇,唯一能把我带到远方的是两本地图册,是我父亲上山下乡前在高中读书时的《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我每天都会小心翼翼的翻开地图,尽可能的去想象外面的世界。

  进了城,我终于见到了火车,我最远的旅途“升级”为和我母亲去南京看望大学在读的父亲,每次我都要求乘坐最慢最慢的慢车,而每次我父母都会答应我这个“奢求”。常州到南京,整整四个小时,每站必停,我会一直趴在窗口,看着树木、房屋、车站、乡村慢慢离我远去,而我的心却飞的很快、很高……

  眨眼间,四十余年过去了,看看现在的生活,回忆回忆过去,感慨万分,这一切充分见证了伟大祖国70年来的飞速发展。

  编辑:潘登  

上下篇导读

 · 蓝蜻蜓
 · 《沙蜥》
 · 水墨江南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