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静持豁达,熬成“圆润水珠”
2019-10-15 13:58:00  来源:常州市检察院  作者:王晴

  我在第五次阅读武汉女作家池莉的《熬至滴水成珠》后有了真切的感受。我隔三差五把她这册淡绿色、硬版装帧的散文集拿出来摩挲、翻读一二,“凡开卷必有益”,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会。

  十年前,我与这本书无意间邂逅,这位在小说届早已枝繁叶茂、声名鹊起的女作家,在散文领域却开花结果甚少,这次她鲜见以散文形式面向读者,毫不保留地向读者剖露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我被她质朴真诚不加修饰的语言打动,这种自述式随笔让我突然爱上散文。

  一直以来,在我的认知中,散文很难驾驭,形散而神不散是中学老师告诉我们创作散文的要义,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语言更是锦缎般秀丽,行文似流水般畅快,一度让我觉得散文非常遥远。

  第一次阅读此书,我开始顿悟散文可以如此天马行空,真实记录心境,而洋洋洒洒、恣意张扬的笔触让我产生深深共鸣。

  虽然这些年来,我读到过很多比作者语言更优美、词藻更华丽的散文,但作者这本处处流露真性情、近乎写实主义的《熬至滴水成珠》常伴我左右,成为了我亲近散文的启蒙书。

  不仅仅是散文的形式让我耳目一新,池莉丰富的人生经历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内心。

  我一遍遍咀嚼、回味着她书名的意境,“熬”是一种状态,不完全是本质意义上的煎熬,就像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一部分是煎熬,而另一部分是等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人都要历经,时长时短全靠自己修行。

  从动态的滴水到静态圆润的珠子,也正映衬了这个过程。如果不隐忍、不煎熬、不等待,你不会持有自己最完美、最成熟、最圆润的状态。

  如何才能在等待中宠辱不惊、心静如水?初读时我并没有找到答案。直至这十年来,我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大师的各类散文,才慢慢找到了答案。

  季羡林在《谈压力》中提到,凡事不嘀咕、不抱怨就是化解了各种压力……

  何兆武在《上学记》中口述道,无论你读过多少书,经历多少事,如果思维方式不转变,依然无法做到从容、淡定……

  龙应台在《目送》中告诉我们,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人终有七情六欲,一世有一世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越长大越明白,作者所言的那颗“晶莹圆润的珠子”需“时时修持善意的豁达和宽容”,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保持一颗安然、淡然的心。

  滴水成珠其实就是宁静致远的境界。

  《熬至滴水成珠》分为两个单元:“如是我闻”和“我闻如是”。虽然从字面上看是作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进行了区分,但其实并不具备任何严格意义上的区分。

  两个单元的文章也有交叉、相叠之处,只能说第一个单元更倾向于她对日常生活、对生命价值的感悟,而第二个单元则侧重谈文学、谈小说、谈她的文字。

  《买酒记》是写读闲书的好处,于生活的偶然间、不经意间,你便与闲书中的某种气味不谋而合。作者在苏州的观前街上买到了用鉴湖水酿成的陈年老酿“元亨酒”,与友仰天大笑,击掌庆祝。

  我又何尝没有类似的经历呢?看过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后,我还真找了一个暖晴的日子,去苏州拙政园转了一上午,尔后又在平江老街上听了一下午“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苏州评弹,其间快乐不可言述。

  《上海的写实主义》是作者写得最为地道和俏皮的,说着满口“好的呀”的上海人,在作者笔下演绎得活灵活现、幽默可爱。可能作者是武汉人,南北地域文化的差异,让她对上海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反观我自己,与这个城市那么近,反而失去了对它的浓厚兴趣和精准观察。作者在兴福寺《晒月亮》,也让我在天目湖畔,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事实上,我更喜欢她书中的第二单元。读她创作中篇小说《看麦娘》、《有了快感你就喊》时的写作状态,不自觉地让人心生敬佩。

  她在创作小说过程中,为了保持体态的轻盈,每天起床后只喝一杯牛奶。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觉得身体的油腻、臃肿,无法带来思想的灵感。每晚就寝前,她喜欢读赫尔博斯入眠。

  这些文字让我更直观地触摸到一个女作家笔耕不辍、孜孜不倦的写作状态。这些年,我对她散文中另一句话有了深刻感悟,她说:“我喜欢旅行,但我观察的从来不是身边景物,而是人,我只对人感兴趣。”

  确实,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其不该仅仅关注自己个人的得与失。他(她)理应将目光更多地投射到这个社会,以及在这个社会生存的人群。

  《熬至滴水成珠》让我对散文、对人生,产生了新的认知。现在,散文对于我言,是安放心灵的地方。我喜欢它传递美、传递思想、传递感动的风骨。

  散文无类,散文也无界,这种没有边际的自由,给了创作者极大的空间。

  台湾散文大家张晓风说:“散文不需要刻意安排情节,直话直说,老老实实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门、有墙、有锁、有衣服、有地位,可以作为自己的保护膜,而散文却把最柔弱、最不设防、最不透明的一向不为人知的我展露给他人看。”

  是的,散文正是以这样一种温柔的样子,直抵我们的心灵。

  编辑: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