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锋
男,常州市武进检察院控告申诉科科长,曾获省检察院“岗位练兵先进个人”、市十大优秀检察官等荣誉称号,2013年9月,作为全省检察机关第三批援藏干部,因工作突出,被西藏拉萨市检察院记三等功。 2017年2月,被表彰为全省政法系统“忠诚卫士”。
走进常州武进检察院控告申诉科“窗口”,谈小锋正埋头于一米多高的台帐资料中逐页翻阅审核,得知记者来意,他推了推鼻梁上厚厚的眼镜,抬起头,笑道:不好意思,我们正在创建“全国文明接待室”,桌子上堆得乱七八糟的。
记者随手翻了下台账,乖乖,53本台账资料装订得整整齐齐码放在桌子上,最厚的一册竟有360余页!
“这是我们近三年控申工作的实绩反映,我们全科整理了好些久。”
——谈小锋解释道
春风化雨:老上访户心服口服
谈小锋从公诉岗位调至控申部门任科长一职,工作任务接二连三到了手里。他早知道控申工作复杂,没想到这么复杂,所有的来信来访、矛盾纠纷都聚集在“窗口”,信访接待处理量年均300件次,几乎每天都有来信来访,整个科室加上他一共才5名干警,每天都在连轴转状态,如果接待答复中言语稍有不慎、处理稍不当,很有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谈小锋迅速转换角色,厘清思路。他对全年信访件进行了摸底调查,制定了“繁简分流、扎口管理”的规定,对于非管辖内的法律咨询问题由经营丰富的老干警负责接访答复,快速处理;管辖内的信访事项严格执行双人接访、“四项审查“,一次接待做到诉求明、问题清、归口明,大大节约接访警力,提高信访处理效率。同时,他和区纪委沟通协调,将非检察机关管辖的相关来信来访统一转交区纪委分流办理,并及时告知信访人,做到去向明确,避免新的信访矛盾。接待方面,他更是紧扣细节,要求大家“不推诿、不打官腔、不摆冷面孔,当事人不走,我们不离开”的“五不方针”。工作理顺了,开展起工作更顺当了。
70多岁的村民钱某等5人,带了100多位村民联名举报信件,再次至检察院反映其村支书涉嫌贪污涉农补贴。此前钱某某已到多个部门上访,吃了闭门羹,他自称自己是“反腐斗士”,如果检察机关再不给他一个说法,他将告到上级部门。谈小锋带领经验丰富的干警耐心听取了他们的诉求后,承诺七日内一定会给他答复。时间紧、任务重,谈小锋和同事立即展开调查,发现相同问题2年前已经举报,检察机关已经查明该村支书的确存在违规截留涉农补贴行为,但从法律角度看,尚不构成贪污罪,且政府相关部门已按规定将涉农补贴发放给了村民,钱某等人再次举报未反映新问题、未提供提供新证据。
5月30日,谈小锋上门答复钱某等人,花了一下午时间,将犯罪与违法违纪的区别、犯罪构成的条件、检察机关受理、调查、答复的要求,举报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逐一、耐心向钱某某等人解释,并当场出具书面不予受理其举报的书面通知,告知不服决定进一步申诉的途径,钱某等人终于打开心结,临走前,他握着谈小锋的手说,你是党员好干部,我认可你! 2016年6月8日,钱某等人带了“立检为公、执检为民”的锦旗送至检察院举报中心,钱某等人还表示一定当好反腐的眼睛,依法行使举报权利。
心系百姓:瘫痪特困户送来锦旗
谈小锋的书柜中有一面锦旗,上书“执法为民、心系百姓”,落款是“安徽省颖泉区田庙村村民王某某”。谈小锋说这面锦旗背后还有一个故事。
2016年8月底,谈小锋收到了一封来自安徽省颖泉区田庙村的来信。村民王某某在信中申诉道,他原本在常州务工,后被人打伤,现瘫痪在床,虽然打伤他的多人已经认罪服判,但他对其中一名主犯相某的判决不服,认为处罚过轻,要求检察机关为其主持公道。谈小锋意识到这是一桩刑事申诉案件,如果真如申诉人提出的法院判决确有错误,还需要提请上级院向法院提起抗诉。
谈小锋立即向法院调取了王某某案件的全部卷宗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并向承办法官了解情况。在审查中发现原判主犯相某曾因犯罪被判刑,经减刑后假释,假释期间再次犯罪将王某打成重伤,法院在撤销假释,与原判刑期数罪并罚时将之前减刑的4年视为已执行刑期,没有注意到最高法《关于罪犯因漏罪、新罪数罪并罚时原减刑裁定应如何处理的意见》的规定,再次计算相某的起刑点少了,属法律适用错误,导致量刑畸轻。
为调查核实事实, 2016年9月5日,谈小锋和同事天不亮就驱车赶至王某某家中核实情况。“那边的生活条件真的难以想象,王某某本来还有一个老婆,现在他瘫痪后,老婆离家出走了,家里只有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一年仅靠1000元的特困户补贴度日。”王某某家徒四壁的景象让谈小锋很不好受。做完笔录后,谈小锋连夜赶回常州,向领导汇报了案情,并提出是否能给予王某某一定的刑事被害人救助金,帮助他解决些实际困难。“在我们积极争取下,原本只能发放2000元的刑事被害人救助金后来增加至5000元,当把这笔钱送到了王某某手里,他非常感动,委托亲戚给检察机关送来了感谢锦旗。”谈小锋回忆道。
谈小锋将该案向常州市检察院提请抗诉。目前正在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不日即将重新判决。
黑社会老大认罪伏法
谈小锋说他在控告申诉部门处理来信来访、各类矛盾纠纷的细致、缜密、耐心,全部源于15年公诉生涯的积累和磨练。
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谈小锋考入武进检察院后,被分配至反贪部门工作,3年反贪经历让他深感自己刑事理论知识的匮乏,他向领导申请,要到公诉部门接受锻炼。全院都知道公诉部门是最忙的一个部门,人均办案量每年达200多件,从未有过完整休息日,但谈小锋说他不怕苦,愿从“零”开始学起,打好基本功。
十年磨一剑。在公诉部门第10个年头,谈小锋遇到了一桩可遇不可求的案件。2010年3月,常州市掀起打黑高潮,侦办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丁某某为首的涉黑犯罪案件,人数多达60余人,该犯罪团伙累计作案多达40余起,涉嫌罪名13个,犯罪涉及面广,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社会危害极大,而且早有人通过各种关系打听案情,承办这样一起案件,难度可想而知。上级领导点名由谈小锋承办这起案件,接到命令后,谈小锋丝毫不敢马虎,连夜对案件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他发现,此次涉黑组织的规模、形态、人员、犯罪事实等比想象中更加复杂,他及时与公安沟通,调整取证方向和审讯策略。
因涉案人员众多,为防止串供、长期羁押不决,在基本案情明了、证据到位之后,他大胆提出案件繁简分流,及时分案,运用“分级处理”、“分批诉讼”的办案新模式,仅用一个星期就对犯罪情节较轻、涉案事实不多的犯罪分子提前公诉、判决。但一时的胜利并没有冲昏谈小锋的头脑,他深知起诉几个小角色不算本事,难啃的骨头还在后面。农历2011年正月是丁某某等22名被告人审查起诉的最后期限,看着堆成“小山”的卷宗,面对被告人的种种辩解和辩护人不断提出的新辩护观点,他心急如焚。“整整三星期,我几乎没有回过一次家,吃住都在办案点上”,谈小锋回忆那段经历历历在目,“制作图表30余张,起草审查报告、起诉书等法律文书55余万字,举证预案制作了200多页”。最终丁某某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当庭表示愿意认罪伏法,不再上诉。
办案过程中,谈小锋经常会接到恐吓电话,威胁他办案不要太过分。有时甚至打到家中,跟踪爱人行踪。爱人顾虑重重,他安慰道:别怕,咱们是站在正义一方,那些人敢怎样?“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有一次,谈小锋在岳父家中吃饭,有人竟然从窗口扔了两万块钱进来,谈小锋立即追了出去,将钱还给对方,劝导对方,检察机关会秉公执法,请你们放心。该案办结后,谈小锋做为组长,专门带队承办全科涉黑、涉众型等重大复杂刑事案件,那些罪犯对他早有耳闻,只要见到他来提审,心里就慌了,盘算着自己刑期就要来了。
闲暇时光,谈小锋说他最爱大的业余爱好就是野钓,有时一坐一整天。醉翁之意不在鱼,他说,钓鱼致人宁静,静静地思考问题。静能生智,这或许是谈小锋20年从检之路的智慧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