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检察”之一的公益诉讼工作,目前在办理过程中有一个共性问题:即委托鉴定难、鉴定费用高昂,给公益诉讼工作的推进带来了难题。
常州市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公益诉讼部门形成合力,共解难题。6月21日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座谈会,为技术部门做好该项工作扩展了思路;特别是7月5日,参加了省院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后,为常州在人缺设备无的情况下,能开展好此项工作找到了方法。
常州市院技术部门在与公益诉讼部门进行工作对接时,了解到常州市院第六检察部正在办理省公安厅、省检察院和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挂牌督办的常州“3.7”污染环境一案时,在审查起诉阶段中鉴定瓶颈再次出现,技术部门适时提出借助省院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的建议,得到了业务部门的认同。两部门共同努力向省院寻求支持,省院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这也是自省院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成立以后办理的第一个案件。8月7日,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门鉴定小组冒着酷暑赴常州现场踏勘,通过专业人员、专门设备和标准流程对现场的污染源进行了取证,目前环境损害评估工作已进入损害计算阶段。省市两级上下联动,破解了常州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中的难题,同时技术部门在现场勘验中,对环境损害的检测有了直观的了解,为今后配合业务部门开展此项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下一步,常州技术部门将从三个方面强化公益诉讼技术支持工作。一是内部与公益诉讼部门建立工作联络机制,互通工作情况,筑牢联系密切、相互协作、反应高效的工作合力。二是加强与常州生态环境局的对接,打造我院的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建立绿色通道,做好环境损害的检测、鉴定、评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共享。三是继续加强与省院联合实验室的联系,争取不断得到上级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