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取保期间还在“跑分” 帮信犯罪被判实刑
2023-09-21 13:55:00  来源:常州晚报2023.9.17四版  作者:奚霖

  2022年5月,市民方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银监会微博相关人员的电话,称他所使用的银行卡内所有额度都是国家资产,需要配合其转回国家,关闭网银借款功能。

  方先生虽然有些疑问,但因为确定自己曾经注册微博开通过网银借款平台,所以方先生也没有多想,既然电话里说现在国家要求关闭借款功能,那就按照要求配合就是了。

  根据对方指示,方先生先是添加对方为QQ好友,然后在腾讯会议里进行屏幕共享。对方提出要先修改方先生学生时代的信息,将其银行卡上资金全部转到一个公共账户上,等银监会审核、修改完成后再全部返还给方先生。方先生按照对方指示陆陆续续给对方提供的账户转了16万多元,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这时,方先生才恍然大悟自己遭遇诈骗。

  接到方先生报案后,警方经过调查,发现接收方先生转账的张某有重大作案嫌疑。2022年6月16日,张某在湖北省安陆市被警方归案。经审查,张某对提供银行卡转账“跑分”的事实供认不讳。

  2022年7月16日,张某被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民警多次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张某,但张某均电话不接、短信不回。

  原来,张某本就整天无所事事,终日想着不劳而获,在取保候审期间不思悔改,又做起了“老本行”,继续提供银行卡供他人转账“跑分”。

  经公安机关审查,张某前后共分3次累计接收网络诈骗犯罪被骗款210多万元,依靠“跑分”获益一万七千余元。

  2023年2月4日,警方在确定张某行踪后再次将其抓获。同年3月13日,天宁区检察院对张某批准逮捕。2023年6月20日,经天宁区法院开庭审理,张某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检察官提醒: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在收到赃款后为了掩盖资金来源,需要把钱洗白了再转到自己的账户,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大量“跑分”案件。由于“跑分”只需要提供一个银行账户就能拿到高额报酬,甚至不需要付出任何劳动,有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或者游手好闲的无业人员就出于赚快钱的心理成为“卡奴”“码奴”。切记,千万不要因为一时贪念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U盾等重要物品出租、出借他人,以免成为网络犯罪的帮凶。

  编辑: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