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岁末,最后的探视日
2020-01-08 10:03:00  来源:常州市检察院  作者:纪萍

  每月15日是看守所探视日,已判刑未投送监狱的已决犯会见亲属。1月15日或2月15日,春节前的最后一个探视日。每年的这个日子,一大早,看守所铁门外就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拖儿带女的罪犯妻子,少年犯的白发奶奶,因贫穷而犯罪的外来打工者远道而来的亲属……虽然,今年遭遇50年未遇的连续特大暴雪,交通严重堵塞,亲属们还是设法从四面八方涌来了。

  按规定每个已决犯只能会见2名直系亲属,而很多是来了一大家子:妻子丈夫,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叔伯姑姨;进不了的在铁门外翘首等待,获准进去的拎着大包小包,冬衣棉鞋,排队侯在会见厅外走廊。那露出拎包一角鲜艳的红袄,定是母亲给女儿或丈夫给妻子准备的新年新衣,红色象征温暖,驱逐邪恶,能给狱中人带来好运!

  春节前的最后的探视日,考虑中国人春节阖家团圆的习俗,看守所放宽到可以会见4名直系亲属。对一些外来人员,也尽量动员亲属来探视。对违反监规的犯人,以前是绝对不允许会见,这次经批评教育后也让他们见见家人,因为在这个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对于身陷囹圄的负罪之人,“情”的力量比“惩”大。

  飕飕寒风裹着雪花雨点扑面而来,排队的人们踮起脚,伸长脖子向会见厅里张望:一道玻璃墙把大墙内外隔成了两个世界,玻璃墙一溜设有十多个会见位置及电话,墙外的人眼光直勾勾地盯着玻璃墙里面戴着手铐的亲人,话筒在玻璃墙外亲属手中传来递去,他们轮流与面前看得到却摸不着日夜牵挂的那个人对话。大声的说话声,断断续续的抽泣声,弥漫在会见厅的空气中:

  “家里都好,放心,缺什么来信。”

  “别难过了,全家都不放弃你,都等你出来!”

  “你抓进来爷爷就病倒了,受不了这种打击,上个月走了!”

  “这次该吸取教训了吧,只要能改,只要出去后不再跟那些朋友来往,全家都会接受你!”

  会见时间规定为半个小时,到时间电话会无情地自动掐断。没来得及道别的人们伸出手掌,五指张开紧紧地抚贴在冰冷的玻璃墙上,与玻璃那边的手掌合在一起,无声地道别。被押走的人一步一回头,在会见厅通往监区的那道门口,都会停顿一下,转身最后注视玻璃墙外依依不舍目送她(他)的亲人,或点一下头,或含泪苦涩地微笑一下,再扭头走向监区,消失在亲属的视线中。

  会见完一拨又来一拨,已近中午,走廊上还是挤满等待会见的亲属。有孩子稚嫩的哭喊传来:“爸爸,要爸爸!”寒风中这哭喊让人揪心,大家自动挪出位置,让抱着孩子的母亲排到了最前面。为能保证来的亲属都能会见,管教们中午轮流换班就餐,不间断地登记接待,保证让所有在严寒中等待的人们了却心愿。

  天色渐暗,把最后一批犯人押进监区,负责押送的管教们的脚步都象灌了铅一样沉重,来来回回走了一天啦。送走最后一批探视亲属,在大门口负责登记和维持会见室秩序的管教和检察官都手脚冰凉,口干舌燥……春节前的最后第一个探视日在寒风冰雪中逝去,留下了法律工作者人性的关怀和不弃不离的亲情,温暖了一个个冰冷扭曲的灵魂,慰籍着那些暂时残缺的家庭。在春节前这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个特定的场合,在这些特殊处境的一群人中,这些都是多么弥足珍贵!

  一位被判无期徒刑的女服刑人员说:“每年春节,只要听到隐隐约约的爆竹声,就蒙在被子里大哭!”或许我们无法体味她(他)们的感受,因为我们是自由而幸福的!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病房无家人,牢中无亲人,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只是有的时候,我们混然不知已经置身于幸福之中。

  鹅毛大雪还在下,探视的场景,触动着内心深处丝丝怀想,我们真该好好珍惜拥有的每一份平淡的情感,珍惜每一天的安宁幸福!

  编辑: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