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女大学生“应试”
2019-02-19 09:32:00  来源:常州市检察院  作者:纪萍

  几次经过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总是门庭若市,好不热闹。一眼望去,总有不少女大学生,疲倦而焦急地排在长队中,翘首期盼期盼机遇的到来。大四女生闻晓莺的“机遇”说来就来了。

  一个月前,闻晓莺在网上结识“青年才俊”宗雷,很投缘,聊得酣畅淋漓,因为宗雷亮出的身份是市电视台主持人,炫赫的职业身份足以让涉世未深、又急于解决毕业后就业问题的闻晓莺紧追不舍,每天网上候着“宗老师”,不见不散。

  两周后,宗雷以电视台招聘主持人的名义,将闻晓莺约至宾馆包间进行“现场考核”,考核分三项内容:形体测验,吻戏试演,床戏实战。

  体形是主持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但是,在陌生人面前宽衣解带真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闻晓莺一想,不就是目测嘛,看看不要紧,于是二话没说,赤条条地进入第一道“考核”。“考官”受不了这个刺激,立马就要进行下一轮内容的“考核”。脑子再灌水,闻晓莺也应该明白吻戏床戏是怎么回事,她羞答答地提问道:“老师,这不是在做坏事吗?”“老师”很严肃地回答:“这是必考内容,不愿意不要紧,可以取消资格。”做梦都想当主持人的闻晓莺又是二话没说,积极配合“考核”。三项“考核”完毕,“考官”慎重其事地交代:先回校安心写作毕业论文,等待录取通知。电焊工宗雷整了整西服,人模狗样地走出民宅,“扑哧”笑出声来。

  不日,等待“录用通知”的闻晓莺感觉身体不适,网上向“考官”咨询:是不是怀孕了?宗雷说:十有八九是怀孕了,赶紧打胎吧,电视台是绝不会招聘怀孕的女大学生的。这样吧,我给你买一种打胎药,没有痛苦,保证安全,就是价格贵点,3000元一粒,这种药很不好买,要得话就赶紧汇款。闻晓莺想都没想,当天就按照对方提供的帐号汇了过去。

  之后一个月内,宗雷以“购买清宫、修复处女膜、治疗性病的药物”为由,骗取闻晓莺钱财共计10000元。钱款是分6次按照宗雷提供的6个不同姓名的6个私人帐号汇过去的,尽管破绽百出,闻晓莺都顺从地一一照办了,期间,宗雷以各种荒谬的理由多次骗奸被害人。

  家人发现闻晓莺最近怪怪的,打开其QQ,发现她一直不断地在“买药吃”,探明原由,立即报了案,宗雷再次以电视台主持人身份约见闻晓莺时被警方当场抓获。面对办案人员,受骗失身的闻晓莺并无沉重状,话语间痛惜的是当主持人的梦想化为了泡影,“应试”是假戏,但坏事是真做,只要梦想成真,与坏人一起干坏事也无妨。这么着考虑,“机遇”再来,还得继续心甘情愿地“献身”不成?!

  无独有偶。一名银行职员以航空公司招聘空姐的名义,骗取女大学生的信任,8名求职女生裸体接受体检,配合“拍照存档”,并先后被骗奸。作案的自始至终女生们对骗子拙劣荒唐的伎俩都未有丝毫质疑,被侵害时也没有丝毫反抗,一概服从所谓的“潜规则”。

  不错,就业关乎生存。但是,人生才开头就轻易出卖自己,那往后还有什么不能出卖的呢,诸如良知、爱情、友谊……可悲呀,豆蔻年华的莘莘学子,价值观颠倒得如此彻底,社会常识、法制观念弱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杭州市公安机关曾破获一通过网络组织介绍卖淫的特大犯罪团伙,令人吃惊的是,该团伙中相当一部分卖淫女竟然是在校的女大学生。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女大学生卖淫团伙的出现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群体中金钱观念的扭曲和道德观念的沦落。

  有些酸涩的拷问让我们无法回避:是什么导致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荣辱颠倒,不惜出卖肉体和灵魂去快速获取既得利益?家庭、学校是否给予年轻一代坚守道德的勇气和信念?社会为她们的成长提供了哪些良性渠道?媒体给她们灌输了哪些不良信息呢?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没有哪一个女大学生不希望成为守法的公民,做一个温良纯净的好女人。但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社会现实是,在倡导多元化、推崇个性张扬、鼓吹性开放的今天,不少“成功人士”即所谓的社会精英通过非法手段走捷径,不劳而获,心安理得地过着光艳奢糜的贵族生活;富人们争先恐后炫富摆阔,成功男士的情妇、二奶们开着宝马、奔驰招摇过市,大耍一掷千金的气派……这一切,不仅没有人指责,还引来媒体的大肆渲染,赞叹;这一切,彻底颠覆了社会的价值观、荣辱观、享乐观,给女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致命的,羞愧、堕落、无耻,这些字眼从她们的字典里删除了,是导致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错位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择业和从业行为,影响到人生的顺逆和发展。”(摘自《当代青年女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研究》,张继玉、朱传辉著,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7卷第05期)

  应该说,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对闻晓莺她们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也有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是她们不自重的客观原因。生理差异和承担社会角色的不同,女大学生在求职中确实处于弱势,有调查表明,女生在校成绩普遍较好,参与社会活动、担任社会职务比率不低于男生,而且女生工薪预期值还低于男生,但是女生的就业签约率明显低于男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女性就业歧视包括四个方面:

  一、性别歧视。同等条件下,企业通常优先录用男生,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百般挑剔,提出了除职业要求以外的诸多苛刻要求限制。

  二是怀孕歧视。企业不原承担女性生育的社会成本,即使有女生过关斩将通过笔试、面试,在最后签约时,有的用人单位还额外要求女生工作后3—5年内不得生育。

  三是年龄歧视。不少用人单位招女性,要求年龄在25岁以下,且未婚,这对年龄偏大的女毕业生造成了就业压力。因此,女生在结婚怀孕前就业显得尤其关键,为此,她们不惜放弃爱情婚姻,可能遗憾终身。

  四是体貌歧视。很多企业注重外表,即使招聘的工作不属于抛头露面的岗位,也对外表作出限制,致使相貌、身材差的女生遭冷遇。而愈演愈烈的美女经济,迫使女大学生不得不趋之若鹜地抽脂减肥、美容整形;甚至因相貌、身材缺陷导致抑郁症,或丧失生存信念而轻生的。

  “美女经济的实质是将女性物化、商品化、工具化,贬低了女性的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显然在泛滥的美女经济中,女性的人格尊严和价值被侵犯,也使得女性的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受到贬损。过分强调女性外表的美丽、性感,使两性之间的差异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强化了,不利于女性追求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摘自《美女经济下的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湖南师范大学罗梦华著)

  除了就业歧视外,女生对就业期望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在原因。“城市情结”、趋乐避苦的欲望主宰着她们的就业取向,希望在大城市,不愿去小城市,更不愿意下到更基层的乡镇;心高气傲,意志薄弱,怕苦怕累,希冀一劳永逸地得到一份稳定体面、安逸舒适、收入不菲的工作。如果脸蛋争气,身材窈窕的话,这样的欲望就更强烈,以至于不惜代价地放弃自尊。另外,女生们普遍较重的依赖心理也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将自己的就业希望寄托于家长、老师和学校身上,因此对就业信息关注程度不够,求职技巧相对男生差。同时“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老公”的观念在现代女大学生中有相当市场,也表明了她们的人生依赖性。

  全国政协上已有“立法保障女性就业平等”的呼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年初,江苏教育部门进行了采集信息分析,随机调查了100家用人单位,在提供的700个岗位中,有36%明确要求招女生。北京连续5年举行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吸引了众多女大学生。选人的关键因素还是实力,只要你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和男生一样或超人一等,即使你是女生,一样受青睐,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警惕,宗雷这样拙劣的骗子;出卖自己的耻辱,如同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将背负一生;坚信,用实力去赢得机遇,用智慧与勤劳获取幸福生活!

  编辑: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