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布置的调研任务,眼看要交了还没有思路;想写一份检察建议,翻来覆去只能陈词滥调;想编一篇典型案例,就是提炼不出“要旨”和“指导意义”……
相信很多检察官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那“写文章”这事就那么难吗?天宁检察院的检察官王聚涛认为,这确实不易。
在王聚涛看来,写作之难,不仅在于字词、语法、结构本身,更在于思想输出和观点论证,尤其是像法律类文章,由于其专业性,更讲究规范、严谨和说理,要在确保可读性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确有相当难度。这也是很多人谈“文”色变的重要原因。
学习“写文章”,王聚涛自己有一本不错的“教材”,那就是全国优秀公诉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赵鹏的《法律自媒体运营50策》。这本书是作者结合亲身经历的所思所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写作“菜鸟”到写作达人的成长之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启发意义。
“全书共有十章,近30万字。每章各有5个小节,分别从不同侧面回答各章的主题,而且每节均采用对话的方式将正文引出,颇具特点。”王聚涛说。
令王聚涛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前言部分提到“写着写着真的就知道写什么、该写什么、能写什么了”。“这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也让我彻底放下了‘不敢写’的包袱——当你不知道写啥时,写就是了。”王聚涛说。这两年,他陆续在省检察院研究室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几篇文章,都是在不知道怎么写的情况下,边想边写,边写边改给写出来的。
也是缘于本书的启发,他还把《公诉意见书》当作调研文章对待,每一份都针对案件本身的特点认真撰写,绝不套用模板。近年来,所办理的几起中纪委专案和监察机关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莫不如此,都得到了充分肯定。
孟瑛:小故事引发出很多办案思考
《这些人,那些事》是钟楼检察院检察官孟瑛在某个周末闲逛书店时,偶尔在书架上看见的。薄薄一本,数十篇文章写下了各种人生的故事,讲述的故事无论结局是好是坏,看得人心里安稳,还有一种暖暖的感动。
作者吴念真写下的这些文章,没有激烈的情绪、夸张的情节,初看只是平平如常的讲述,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厚情感却随着阅读一点一滴渗透进读者的心里,掀起汹涌的思绪。他所写的故事充满了生命的曲折、艰难,体现出的却是深深的爱,当时间的河流在记忆中筛去曾经的那些委屈和困难后,留下的是让人为之动容的温柔。作者用一个平等的视角关注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真实地讲述了一段段人生经历。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与曾经相遇的这些人、那些事交汇出了火花吧。
回想初入检察机关时,孟瑛单纯地认为,执法就应当嫉恶如仇,所想的只是秉持正义,办案要快、要好,重视的只是案件情况、证据材料。面对犯罪嫌疑人,她并不愿意与他们交流,更关心的是他们到底犯了什么事。于是,提审的过程变成了简单机械的提问,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结果如何。办理案件犹如流水线上的作业,冷冰冰的节奏里不容任何感情存在的余地,对犯罪嫌疑人的任何解释都认为只是借口。
随着时间的流逝,孟瑛渐渐感到这样不行,为什么工作做了很多却没有起初的满腔热情了?于是,她开始尝试改变。一杯茶、一声好、一句暖心话,她开始尝试用这些举手之劳给案件当事人带去司法的温度。她开始明白,只有理解当事人的焦虑,怀揣包容之心,倾听不同意见,从牢骚话中找寻“表达意境”,从质疑声中听出“话外之音”,在抨击语里发现“诉求真意”,才能在行动中真真正正地落实“司法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