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最近北京延庆二中学生厕所受辱的事件也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这起极端的校园欺凌事件中,受辱的这个男孩很可能会产生心理创伤,哪怕是于实施者而言,面对外界的言论压力,同样可能产生心理问题。”钟楼 钟楼区检察院未检科的王醒表示,校园欺凌事件,对于实施者、受害者、目击者都有危害。
其中,对受害者的影响最大。王醒分析,对于受害者而言,遭受欺凌的原因无非是因为弱小或势单力薄,那么遭受到欺凌之后,受害者可能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孩子变得更为胆小和懦弱,这样带来的可能进一步受欺凌;另一种是孩子在遭受欺凌后会奋起反抗,这样的受害者往往会转变成欺凌实施者,很容易走上极端。“像延庆二中这个受欺凌男孩,本身患有小儿麻痹,属于弱势的一方,受到欺凌也是因为无力反抗,这次事件给他带来的伤害不言而喻。”
同样的,一部分目击校园欺凌的学生,会因为想获得认同感而加入欺凌队伍,成为欺凌的实施者。由此,王醒认为,要想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预防是关键。“校园欺凌发生的对象多是未成年学生,这阶段的孩子处于叛逆期,思想也不成熟,往往意识不到其中的危害性。所以我们从走进校园,从学生们的思想源头抓起,用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切入,增强校园内的法治氛围,让学生们能知法守法,远离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