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从奔牛老乡陈圆圆说起……(下)
2019-02-20 15:16:00  来源:常州市检察院  作者:纪萍

  小时候奔牛的印象:三里长街,店铺林立,熙熙攘攘,繁盛热闹。

  三里长街与古运河平行延伸,沿河人家都栽有花花草草,点缀窗棂阁楼,一长溜红红绿绿,煞是好看。每到鲜花盛开的季节,去同学家欣赏大丽菊,花朵硕大如盘,粉红,大红,嫩黄, 鲜艳夺目,酷似私塾先生的同学的父亲和蔼可亲地絮叨着大丽菊的品种特点……

  古镇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甚多,有与刘国钧深交的大户邵山涛、姚祖训、华南山、张吉文等。这样的人家都有书房,书桌上摆放着纸墨笔砚,书架上陈列着很多书籍;这样的人家都有子弟在外求学,学成之后成为国家各行各业精英人才的不在少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是中国时尚中心,那会上海流行什么服饰,奔牛街头立马出现,奔牛自民国起就有火车站,去趟上海不难。奔牛的厂子与上海合作较多,去上海出差就为大家扫货。奔牛的年轻人走出来个个朝气时尚,走进常州城上海滩,绝对不会被视为“乡下人”。

  奔牛人爱美,照相馆多;因为爱美奔牛人穿衣讲究,裁缝店就多。位于中街的杨家是奔牛街上最牛的西装裁缝,杨师傅一如上海滩的许文强,西装笔挺,皮鞋铮亮,一副绅士派头,杨家六个子女走出来个个洋气十足,可谓中街的一道风景。

  奔牛人的美不仅仅是妆扮出来的,是长饮运河水、沐浴江南风,天造的。有道是“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说的是古代诗文特点与南、北方人的性格差异有关,诗文如此,为人处事的作派亦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奔牛人自足少争,闲暇松散,性格自然平和,内敛委婉,极有弹性。一个巷子里的居民如同一个大家族般互爱互帮,民风敦厚和善,市井怡然安详,很少春秋战国。记得我刚生宝宝时还在工厂在职上大学,为了让我晚上安心看书,女工们抢着轮流把宝宝带回家,第二天一早上班再带到厂里托儿所。

  俊男靓妹跟美好的爱情总是有缘,上大学的奔牛人就有了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就有了女痴的传说,她因校园恋情走火入魔犯了桃花痴而辍学回家的,一年四季依偎在门框或二楼窗台,黑亮的长鞭垂落在高耸的胸脯,眼神满怀期盼,嘴角带着甜甜的微笑,似乎心上人立马就出现在眼前一般……她很美,每每经过她家门口,小丫头的我都会紧盯着她的脸和高耸的胸脯,贪婪地把她的美尽收眼底,暗想:我要能长成她那样子就OK啦!

  奔牛镇的男痴也是大学生,文革武斗时被造反派玩枪吓疯的,未婚妻离他而去,这就让他更糟糕了。男痴酷似当时著名电影演员达式常,每日沿三里长街风雨无阻旁若无人昂头挺胸大踏步前进,前进进,奔向幸福的远方……我总是跟大人这么说:让他俩(女痴和男痴)结婚吧!大人虎道:小孩子不懂,他们各有各的心上人,别瞎说!

  爱美就是热爱生活,奔牛人因爱美而精致,奔牛人过日子精巧精致。

  奔牛女人会持家,再穷的日子,孩儿们走出来一个个都健康阳光,整洁干净,即便膝盖上屁蛋上的补丁也是平平整整一丝不苟。奔牛女子灵巧精干,根据季节的变化做出时令点心,初春的荠菜春卷,农历3月28赶庙会就有糯糯甜甜的蜜糕(这是我小时候打死也不松口的美食);炎炎酷夏,喷喷香的大麦粥旁就有一盘茄子饼;中秋佳节,有薄而脆的韭菜饼,金黄的斜酥糕;立秋后能吃上满嘴留香的乌冮豆饼啦;春节的花头更浓,每家都关上大门蒸包子、糯米团子,说是一开门财神爷就溜啦。3月28庙会在即,得约俩发小,回去看看!

  奔牛交通便利,有运河、马路及铁路,早在大跃进时期小镇即开办数十家工厂,有国营的米厂、粮机厂、水机厂、印刷厂,有县办集体五金厂、生活用品厂(机绣床上用品及服装远销海外),有镇办的电讯厂、 塑胶厂……家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工厂上班,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当工人体面而殷实。我初中时就下厂学工,混在女工堆里,围着长桌干些手工活,女工们手不闲嘴不停,历史典故,小镇往事,家务技巧,女红手法都来自于这样的“女工讲堂”。

  三里街 今昔两重天

  去年初中校友聚会,回到离别近30年的第二故乡奔牛镇。那日特意在镇最东头万缘桥堍下车,三五发小左右陪伴,走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小街,亲切感由然而起……古镇,轮廓还在,古韵全无,既不现代也不古老,一派冷清萧条,似一个风雨飘摇的老人,举目之处,无限惆怅……

  奔牛三里长街分成四个部分:横街、东街、中街、西街。

  小桥流水是江南古镇不可或缺的元素。横街的标志即始建于宋代的石拱桥万缘桥,与京杭大运河呈丁字形,桥头两个石狮子憨态可掬……横街大多明清及民国建筑,高墙深宅比比皆是,大户人家集中于此,每个高墙深宅都有一个或凄美哀婉或跌宕起伏的故事……

  东街可谓商业区,店铺多门面大,供销社、百货公司、国营药店都在此地段,一律木质排门,青砖地面,高高的柜台,现在只有高墙上“供销社”几个字斑驳可见。东街保存最完整的是同学家那栋两层的民国初期楼房。放学了去她家做作业,同学的妈妈极像近代著名画家周幕桥的月份牌年画上的上海女人,烫发,旗袍,细眉细眼,嗓音婉转……这位同学英年早逝,站在楼前,四周的破败包围着我,不觉一阵凄凉透背……

  中街的标志为戏馆弄,奔牛镇的政治文化中心,镇政府(公社)、派出所、文化站、新华书店、银行邮局都在此,全镇最大的茶馆也在这里。清晨,茶馆里聚集了各色人等,不过人手一杯清茶,但气氛确实繁荣。细细听,嘈杂的人声里有各色行情,还有唱锡剧说评弹的,规模人气丝毫不逊于鲁迅笔下的鲁镇茶馆。

  戏馆弄因有老式戏院得名,戏院里经年不断有戏班演出,常州大光明电影院上映的电影不几天在这里就能看到。六一儿童节在戏馆里举行文艺演出,因我来自北京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上台朗诵过高尔基的《海燕》,毛主席的《送瘟神》,白衬衣,蓝裙子,红领巾……少年时代最美好最风光的记忆,永生难忘。

  西街以跨越古运河的天禧桥为界延伸至伯牙桥堍的奔牛中学为止。西街的第一条窄巷叫东阳巷,母校奔牛小学就在巷子尽头,母校旧址已面目全非。原来学校操场是露天电影院,搬个小凳去看电影等于夜游恐龙园那么嗨皮,谈恋爱的男女牵手扛个长凳去操场看电影,就是公开宣布他们的关系,小镇人家都知根知底,这就等于订婚不能黄了,不久就有喜酒喝喽。

  西街手工作坊、小摊小贩居多,竹木制作、豆腐坊、鞋店、棉花店等等,小杂货摊摆在家门口,不需看管,没人不付钱偷拿东西。我经常光顾的是小书店,一分钱看两本小人书,因为是老顾客可以特许带回家看,有小人书陪伴的夜晚很幸福。

  走进奔牛中学校门,不知什么缘故,眼眶有些湿润,想起了那些已不在世的师长前辈……校园中央,五百年银杏树舒展她的双臂拥抱了我,脸庞紧贴老树斑驳龟裂的树杆,心,立刻温暖起来,儿时与小伙伴环抱老树的情景浮现眼前……1934年,著名民族企业家刘国钧先生携同爱国人士邵山涛等创建了奔牛中学,文革前,即为省奔中,至今,奔牛镇最叫得响的,还是教育。邵山涛的大儿子为北京著名医师,为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看病。邵山涛小女儿与我同学,经常到她家玩耍,她家书房很大,小孩子不能随便进去,只能踮着脚在窗外偷窥:古稀之年的邵山涛一袭长衫,胡须垂胸,仙风道骨,只见他挥毫书写……

  梦古镇 回归儿时的模样

  漂泊千里之外的陈圆圆,最终,她梦寐以求的是:魂归故里奔牛陈家巷……

  弗洛伊德说:梦体现深埋的情感。

  多少次梦回农历3月28日奔牛庙会盛况:一大早人们带着农产品从四里八乡赶来,天禧桥上水泄不通,桥下百舸争流,一如《清明上河图》虹桥的热闹;家家户户摆上两桌酒菜,迎候远道而来的亲戚……背着书包的我在前胸贴后背的人群里钻进钻出,好不容易才钻进小学校,这天迟到了老师不会罚站,第二节课结束就放假,撒腿奔出校门挤进赶集的人堆,兜里有的就是零花钱,买块枣泥蜜糕,边吃边溜达,惬意开心得一塌糊涂……

  据宋咸淳《毗陵志》引《舆地志》)记载:“汉时,有金牛出山东石池,到曲阿(今

  丹阳

  ),入栅断其道,牛因骤奔,故名。”据此,奔牛已有文字记载的2100余年历史。

  我出生在北京的棉花胡同,离我家两个胡同有一个南锣鼓巷,去年国庆长假,不过

  740年历史

  仅800米长的南锣鼓巷日均游客10万;彼时,我的第二故乡富有2100年历史的奔牛古镇的三里长街却冷冷清清……手头一本《奔牛故事》讲述了古镇的前世今生,远比南锣鼓巷更历史悠久,更有故事,更有吸引眼球之处……

  有种味道叫家乡,时隔了多年以后再难忘;有种滋味叫温暖,传诵着多少游子们的思乡。

  愿古镇,回归儿时的繁华热闹,重显江南重镇的风华……

  编辑: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