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案管数据分析一
2019-04-01 14:07:00  来源:常州市检察院

  常州市新北区院反映“两种心理”“三大便利”促使非法买卖枪支弹药案件屡禁不止

  涉枪支、弹药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影响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近年来,常州市新北区检察院受理的非法买卖枪支、弹药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该类案件1人,2017年该类案件13人,2018年仅1至10月该类案件就高达21人,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犯罪主体呈现年轻化,“装酷”心理作祟。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犯罪主体年龄集中在20至40周岁之间,占该类犯罪总人数的86%,其中20至30周岁为10人,30至40周岁为8人,分别占该类犯罪总人数的48%和38%。该类犯罪中,非法购买枪支、弹药以自玩为主,出于军事爱好、好奇、“装酷”心理等动机,购买枪支、弹药后自己收藏把玩,或在无人处发射,一般不对外展示或使用。对该类案件,司法机关将综合考虑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和危害后果,对确实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由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由法院依法判处缓刑,在2018年1—10月该类情形占该类案件办案数的86%。

  二、犯罪主体违法性认识存在偏差,“侥幸”心理作祟。与以往办理的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类案件不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买卖、持有枪支的违法性均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是否触犯刑法、应当处以何种刑事处罚认识性仍有不足。经统计,新北区检察院2018年1—10月办理的非法买卖枪支、弹药案件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较高,均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犯罪嫌疑人接受过一定的法律知识教育,均能够认识到非法购买、出售枪支系违法行为,表现在犯罪嫌疑人在网上购买枪支、弹药时,向出售方提供的均为假名,或错误的地址。但是对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认识不足,同时也存在一定侥幸心理,自认为可以逃避法律处罚。

  三、改装枪支花样翻新,携带、“伪装”隐蔽性强。新型枪、改装枪新花样层出不穷,部分涉案枪支已经由传统的组装气枪、步枪等向新型、微型火药枪发展,隐蔽性更强。新北区检察院对涉案的火药枪10支、气枪12支分析,其中火药枪通常为微型改装“掌心雷”、“钢笔枪”,全长仅为15.5cm左右,外径小于1.5cm,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外观形似钢笔,难以识别,给执法监管造成较大困难。该类微型火药枪有一定发射威力,可以打破树皮等坚硬物,存在一定的社会危险性。如办理的赵展旌非法买卖枪支案,犯罪嫌疑人赵展旌通过微信购买的“钢笔枪”,枪支外观上是一支银灰色的钢笔,“笔头”拧开后可添加子弹并击发。经鉴定,该“钢笔枪”是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能够成功发射制式弹药。

  四、不法“微商”、直播平台促使枪支、弹药非法买卖更加便利。近年来,网络移动自媒体发展为涉枪案件提供了“温床”,不法分子通过论坛、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打着“军事爱好者交流”的名义,发布非法售卖枪支、弹药的广告。一些不正规军事论坛、QQ群等,群内充斥着大量关于组装枪支的教程、视频,甚至发布一些非法出售枪支弹药犯罪分子的微信二维码,诱导公众购买。嫌疑人之间通过微信沟通、转账等方式进行枪支、弹药交易,不用面对面,甚至不知对方身份,交易双方信息难以追查,更加隐蔽。同时,此类移动自媒体在发布广告、视频时,通常使用“电磁阀”、“气排”、“钢笔狗”等指向性暗语,网络监管难度更大。

  五、快递运输、非法组装促使枪支、弹药交易流通更加便利。在物流运输环节,不法分子通常在网上分批购买零部件,之后再通过快递运输的方式逃避监管,到货后加以非法组装制造。嫌疑人为了逃避查处,虚构物流信息和身份信息,利用快递代收点、小区门卫等地隐藏真实收货地址,并采用虚假的姓名和网上购买的未经登记的“黑电话卡”进行收货,难以查处。在上游售卖环节,卖家为逃避快递查处,或将枪支化整为零,拆解成多个部件分多次通过快递物流邮寄给买家,再通过网络发送组装枪支的视频,由买家自行组装成完整的枪支;或采用锡纸包裹微型枪支、弹药等方式规避快递检查。

  对此,检察机关对策建议:一是强化网络监管。建议公安部门加强对涉枪类、军事类网络论坛、QQ 群、微信群、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的监管,定期追踪查找涉及枪支弹药交易的隐晦或指向性暗语,及时发现涉案线索并采取防控措施。网络监管主管部门应尽快完善网络支付、网络直播等实名制,强化监控。二是强化快递物流监管。邮政管理部门要强化寄递流程的监管,严格规范物流、快递公司对邮寄物品的查验制度,切断枪支弹药等违禁物品流通的渠道;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公安等部门建立寄递物流安全管理信息共享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整合执法资源,避免“九龙治水”。三是强化普法宣传教育。针对非法买卖枪支、弹药案件的案发特点和问题症结,司法部门应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做好法治宣传,综合运用法治宣讲、“两微一端”、电子宣传屏等方式,对快递企业、行业协会、普通民众等不同群体开展枪支管理和涉枪犯罪的精准普法。

  编辑:王静暖